|
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耙苿又腥A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比ツ耆?,習近平總書記在武夷山朱熹園的諄諄囑托,亦是殷殷期望。南平法院堅決扛起賡續閩北文脈的司法之責,積極探索司法保護的新機制、服務文旅的新路徑、文化傳承的新品牌,為南平打造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標桿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堅持多元司法,答好文化遺存“守護卷” 人文薈萃霞光放,福地南平千古揚。 南平有“雙世遺”武夷山,有“中國建窯建盞之都”建陽,有“中國詩詞之鄉”浦城……一張張文化名片,背后是一處處文化遺存。 賡續文脈,必先守住遺存,而法治,就是最堅實的力量。 “我現在十分后悔……”刑罰面前,盜掘古文化遺址的被告人范某愧疚不已。 2016年間,范某伙同他人,盜掘國家級古文化遺址保護區內某窯址的建盞,并進行倒賣分贓。經鑒定,被盜的建盞中有4塊屬于二級文物,2塊為三級文物。 文化“家底”不容毀壞!建陽法院依法從嚴懲處,以盜掘古文化遺址罪判處范某有期徒刑十一年五個月,并及時追回被盜建盞。 “保護好文化遺存,才能更好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蹦掀街性悍止芨痹洪L李偉介紹,“2021年,我們制定《關于加強‘生態司法+道德人文’司法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文化和自然資源?!?/span>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兩級法院把實施意見轉化為具體行動,形成多元司法保護的格局:建陽法院設立涉建盞民商事審判團隊,以專業化司法護航建盞產業規范化發展;武夷山法院在閩越王城遺址、朱熹故居設立文化遺產保護巡回法庭,把司法觸角延伸到遺存一線;政和法院設立廊橋司法保護示范點,為廊橋文化“申遺”工作提供法治服務保障…… 守護遺存,離不開全民共識、公眾參與。南平法院主動加強以案釋法,把涉歷史文化傳承案件的審判與普法教育相結合,讓更多人重視、保護歷史文化。 朱子在《家禮》“通禮”中把宗族用于祭祀祖先的公共場所取名為“祠堂”,作為朱子故里,五夫鎮百姓對祠堂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情感。 2020年,在武夷山市五夫鎮發生了一起因宗祠裝飾裝修物引發的糾紛。南平中院和武夷山法院依托“文化遺產巡回法庭”,把糾紛化解現場搬進祠堂,聯合開展巡回調解,最終在保持祠堂相對完整性的同時,將矛盾糾紛妥善化解。 這場巡回調解,是一場“沉浸式”的普法課,更是一堂共同守護傳統文化的宣講課。 發揮司法職能,答好文旅發展“服務卷” 文化底蘊,就是發展底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給南平的囑托。使命在肩,重任在前,南平法院不遺余力。 2021年,南平中院出臺全方位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行動方案,將旅游與文化遺存納入生態司法保護框架,兩級法院在服務保障塑造新時代富美新南平城市名片上用心作答—— 今年初,兩級法院圍繞“法與文旅同行”主題,在“新春暖企助發展”活動中走進浦城包酒、松溪版畫等傳統工藝企業,從專業法律角度為企業把脈問診,以法治力量推動文旅融合健康發展; 邵武法院積極參與古建筑物保護和旅游糾紛化解; 順昌法院助力推動當地以“大圣”文化為代表的文旅發展; ……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作為“萬里茶道”的起點,南平擁有悠久的茶文化,讓游客在茶鄉體驗之旅中聆聽茶故事,南平法院亦是步履鏗鏘。 “武夷茶博物館”是南平市茶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建設項目。2018年,某車貿公司搬至項目所涉地塊進行過渡經營,導致項目因建設用地糾紛受到影響。南平中院、武夷山法院在審理中,主動靠前、聯動聯調,促成案件順利解決,助力項目有序推進,彰顯了護航茶文化的司法“加速度”。 同時,兩級法院主動創新司法服務舉措,延伸審判職能,加強特色茶產業、茶文化保護。政和法院在政和白茶城設立服務“三茶”法官工作室,加強對白茶工藝、企業、文化一體保護。光澤法院與茶企業建立“院企聯系制度”,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干坑小種紅茶制作工藝量身定制司法保護屏障。 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南平中院借鑒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全市法院推行法律特派員制度,將法官派進各類企業面對面提供服務。 今年7月,坐擁“雙世遺”的武夷山旅游業回暖。然而,在武夷山景區內的一家酒店,卻因陷入租賃糾紛導致店面長期閑置。武夷山法院法律特派員陳妃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幫助聯系承租方,向其闡述當前情況和需承擔的法律風險,在多次的磋商下,及時化解了酒店難題。 “這樣的服務很貼心!”酒店負責人激動地說,“新冠肺炎疫情本就讓武夷山文旅業受到不小的影響,如果不是你們及時幫助化解糾紛,這樣的損失真的是承擔不起?!?/span> 探索更多解法,答好優秀文化“傳承卷” 朱熹的“蓋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正是忠誠為民的寫照,宋慈《洗冤集錄》傳達的是剛正不阿的精神,建盞建本的獨具匠心彰顯的是守正創新的品質……南平優秀傳統文化跨越時空,與新時代法院文化深度共情。 如何把閩北文化優勢轉化為法院文化建設勝勢?南平法院在融合借鑒的傳承之路上探索不止。 武夷山法院總結“正、清、儉、靜”的“朱子·茶”廉潔文化并具象化上墻;建陽法院把宋慈元素融入黨建廉政文化展廳,讓“世界法醫學鼻祖”的法治理念源遠流長。 文化潮涌,必有深層的動因;理論構建,才有實踐的回響。2021年,南平中院啟動司法文明研修工作,開啟了挖掘傳統文化精髓的理論構建之路;2022年部署開展“素質提升年”活動,把傳統文化納入干警學習教育課程。 各地法院積極響應:武夷山法院與武夷學院朱子學研究中心協同開展朱子理學當代實踐研修活動;延平法院邀請專家為干警講授朱子理學;建陽法院組織干警走進“考亭書院”,現場感受“書香建陽”的歷史底蘊。 理論的升華,結出實踐的碩果。南平法院一批扎根閩北文化沃土的審判機制應運而生—— 武夷山法院借鑒朱熹所為人處世原則,總結推出“問源、揚和、諭理、循法”八字審判工作法;建甌法院把朱子理學的家國、家風、家教、家訓思想引入“一三五·同心圓”工作法,打造特色家事少年審判法庭;政和法院將獨具特色的廊橋文化與“鯉魚溪”和諧理念融入司法工作,創建“廊橋調解法”推進“無訟村”建設。 “古文化遇上新時代,如何在這場大考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們還需要探索更多新解法?!蹦掀街性涸洪L陳茂和表示,“南平法院將不負殷切囑托,持續加大保護力度、提升服務溫度、挖掘傳承深度,集中司法力量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保ㄔS錦藝 彭琳) |